柏林世界杯跳水赛场再次见证中国队的绝对统治力,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第二站比赛中,中国队以包揽女子10米台、男子3米板及混合双人10米台三枚金牌的强势表现,为巴黎奥运周期注入强心剂C7娱乐,尤其令人瞩目的是,17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以近乎完美的207C动作斩获单场满分,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神迹。
全红婵207C征服裁判 四名裁判齐举10分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当晚焦点,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的“双子星”对决中,全红婵在第四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动作中,从起跳到入水全程零瑕疵,七名裁判中四人打出10分满分,其余三人均给出9.5分,这一跳最终获得99.00分的单跳超高分,现场大屏幕回放时,德国解说员连呼“这简直是人类身体的极限控制”,尽管陈芋汐凭借更稳定的整体表现以2.1分优势夺冠,但全红婵的207C已被外媒称为“教科书级别的技术范本”。
男子3米板赛场,29岁老将王宗源顶住伤病压力,在决赛最后一跳难度系数3.8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中顶住压力,以总分558.25分逆转英国名将拉夫尔,这是王宗源继年初多哈世锦赛后,本赛季第二次在国际大赛中突破550分大关,赛后技术分析显示,他的压水花技术平均得分比主要对手高出0.8分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特别指出:“老将的自我突破比金牌更珍贵。”
混双项目创新编排 00后组合展现新思路
首次搭档参赛的00后组合张家齐/白钰鸣在混合双人10米台项目中,大胆启用全新动作顺序,他们将难度系数3.2的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调整至最后一跳,最终以11.43分的优势力压乌克兰组合,这套由教练组研发的“倒序战术”引发业界讨论,澳大利亚跳水名将伍丽群在社交媒体评价:“中国队在技术创新的同时,连心理战都算计到了。”
本次比赛暴露出个别隐忧,男子10米台项目中,杨昊在409C(向内翻腾四周半抱膝)出现较大失误,仅列第四,技术复盘发现,其起跳角度较训练数据偏差3.5度,暴露出大赛心态波动问题,周继红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:“个别动作的稳定性需要奥运前重点打磨。”
国际泳联技术代表马克·兰德尔特别提及赛场科技升级:“我们首次在跳板安装毫米波雷达,中国选手的腾空高度数据比平均值高出17厘米,这解释了他们的压水花优势。”这套由中德联合研发的监测系统,将在巴黎奥运会全面启用。
历史数据显示,中国跳水队在世界杯系列赛中已连续六届实现金牌全包揽,但德国《明镜周刊》指出新变化:本次参赛的12名中国选手中,7人为首次参加成人组世界杯,年轻化趋势明显,日本队教练马渊崇英赛后感叹:“他们就像有源源不断的冠军生产线。”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各国队伍开始调整战略,英国队已宣布将提前三个月赴法适应性训练,而中国队则坚持“以赛代练”,下周举行的蒙特利尔站,全红婵能否攻克其相对薄弱的6243Dc7c7.app(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)动作,将成为最大看点,这场发生在奥运前哨战的技术博弈,或许已悄然改写着巴黎的夺金剧本。